不同材料測耐黃變時,參數調整的核心是貼合材料特性 + 匹配實際使用場景 + 遵循行業標準,核心調整的參數包括光源類型、光照強度、溫度(濕度)、測試時長,以下按常見材料分類給出具體調整方案:
所有材料的參數調整都圍繞這 4 項展開,差異僅在于數值和組合:
光源類型:決定 “模擬的黃變誘因"(如戶外紫外線、室內熒光燈);
光照強度:決定測試效率(強度越高,黃變越快,但需符合標準);
溫濕度:溫度加速黃變,濕度影響部分材料(如皮革、紡織品)的黃變速率;
測試時長:常規為 168h(7 天)、500h,或按標準 / 客戶要求設定。


優先遵循標準:若有明確行業標準(如 GB、ASTM),優先按標準設定參數,避免自定義參數導致測試結果不被認可;
模擬實際使用場景:戶外用材料(如汽車部件)選 UVA-340 + 高溫,室內用材料(如家電內飾)選熒光燈 + 常溫;
不盲目追求 “加速":光照強度不超過 1.2W/m2、溫度不超過材料耐高溫上限(如塑料≤90℃),否則會導致 “非自然黃變",結果與實際使用偏差大。